發表于:2021-03-17
以項目建設作為硬支撐,2020年,我省強化“項目為王”的鮮明要求,樹立以“結果論英雄”的鮮明導向,以上率下抓招商,積極推進項目落地建設、開工投產,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:全省提前一個月超額66%完成年度目標任務;全年招商引資項目3124個,開工項目2649個;一大批“六新”產業項目落地山西。
聚焦“六新”突破
多元化精準招商
駐點招商、以商招商、產業鏈招商、股權招商、小分隊招商、“一把手”招商、以會招商、“云”招商……2020年,我省通過一系列硬招實招,主動出擊,精準招商,打造招商引資“強磁場”。
引進一家,帶來“一串”。通過產業鏈招商,形成聚集倍增效應,在市場上形成強大競爭優勢,我省聚合起一大批“六新”產業。
在忻州,中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中科晶電,不僅自己落戶忻州,還把合作多年的上下游企業也吸引進了園區。兩年時間,忻州半導體產業園相繼引進11家相關企業。
在長治,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落戶短短一年之后,就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LED芯片技術產業化與核心器件國產化。
在大同,通過產業鏈招商的形式,引進了多家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入駐,形成了完整的石墨烯閉環產業鏈。
在運城,正威新材料產業園將和中條山集團、北方銅業等企業共同形成從銅礦的采選、初銅的冶煉,到銅的精深加工,乃至5G新材料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。
以會招商,推介山西。2020年,山西借進博會東風,用開放發展的姿態和誠意,積極開展招商推介、招商引資。“30場活動+14個新興產業”,用好展會“溢出”效應。
在進博會期間,長治市召開了重點發展產業(上海)招商引資推介會,涵蓋新材料、新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、生物醫藥、現代服務、國際貿易等領域的18個重點項目成功簽約。運城市舉辦了長三角區域合作(上海)懇談會。為了讓200余家長三角企業充分了解運城,感受運城,特意安排了藥茶果品和非遺藝術品展覽,精心組織了河東文化藝術展演。
進博會舉辦之際,山西省政府在上海舉行山西省(上海)數字經濟及外資外貿投資合作對接會。亞太(中國)投資集團、奇瑞集團、西馬克中國公司、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代表參會。疊加的政策機遇、良好的營商環境、廣闊的投資空間、優厚的人才待遇,吸引著國內外的投資商,也讓世界領略到了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山西速度、山西效率、山西形象。
蓄勢趕超,在剛剛過去的一年,山西全年投資增長率10.6%,高于全國7.7個百分點,居全國第2位。工業投資成為全省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。11市投資增速均圓滿完成年度預定目標。
全面提升服務水平
持續優化營商環境
招商引資不是“一錘子買賣”。吸引項目落地,山西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已經從政策優惠型轉向了環境優化型。招商環境怎么優化?
直戳痛點!電視問政聚焦優化營商環境。聚焦正反典型,運城市“五抓一優一促”電視問政大型系列節目讓被問政單位負責人紅臉汗顏。提問尖銳犀利,點評一針見血。通過節目,聚焦優化營商環境,同時也將一些部門吃拿卡要、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進行了曝光。面對現場質詢,相關單位負責人誠懇檢討自身工作,同時對下一步如何壓實責任、深入整改作出承諾。
從全省來看,運城、晉城等地正在通過電視問政節目,曝光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,揪出破壞營商環境的反面典型,在全市范圍內引以為戒,無疑很“硬核”。而要吸引企業項目前來投資,相關的政策更要從企業的角度出發,為企業解除來山西投資的后顧之憂。
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、管委會副主任李東洪說:“綜改示范區按照省委省政府‘三對’‘六最’,打造營商環境的要求,建立了‘五個一的服務體系’:一個大廳管服務、一枚印章管審批、一網通辦管效能、一支隊伍管執法、一話通辦提效率。我們設立了兩部電話,企業在生產、經營、運行過程中,遇到的所有困難、問題都可以撥打這兩部電話。”
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效生表示,在創優發展環境方面,全省開發區在體制機制、管理運營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改革。比如,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也就是按照專業化、市場化、國際化的原則,選聘專業化管理人才和團隊,領導班子任期制、全員崗位聘任制和績效工資制。我們還積極推動向開發區賦予一定的經濟管理權限,累計開工建設53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,以保障項目盡快落地。
環境是競爭力,更是生產力。我省推出“承諾制”“承諾制+標準地”“標準地廠房”等多項改革舉措。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,做好服務和推進,做好招商引資創新工作。
山西的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受到國務院表揚,繼續深化承諾制改革,山西進一步推出了“標準地”改革。“標準地”改革就是把原來簽約項目找土地的情形變成了“熟地”等項目,也就是“拿地即可開工”。“承諾制”和“標準地”改革創新實踐的有效疊加,就是要起到“1+1大于2”的改革效應。
而電價改革,對于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戶來說,無疑是個更大的利好消息。2020年,山西出臺《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實施方案》,對用電電壓等級110千伏及以上的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戶,把終端電價鎖定在了每千瓦時0.3元。這對于高耗電企業的項目來說,每年能節省上千萬元。
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我省將繼續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。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鏈長和產業聯盟會長“兩長制”,助推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。
不斷創新工作舉措
推進項目落地見效
推進簽約項目早落地、落地項目早建設、建設項目早投產、投產項目早達效。在招回項目之后,怎樣把一紙招商意向書,變成真真正正落在三晉大地上的產業項目呢?圍著項目轉、盯著項目干,我省各地紛紛出實招。
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建軍說:“一個項目一個專班,全力以赴服務企業。”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軍表示:“我們先后成立了12個服務專班,‘一對一、點對點’服務項目,采取領辦、代辦方式幫助項目辦理前期相關手續。”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劉江波說:“我們推行一線工作法,保姆式服務,全程代辦幫辦。”
把項目建設作為硬支撐,滾動推進“三個一批”活動。我省從2020年2月底開始,滾動持續、壓茬推進“三個一批”活動,形成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。
大同推動開發區“事權下放、財稅分成、土地審批”三項改革,做到“全承諾、零審批、拿地即開工”。朔州實施市級領導包聯招商引資項目工作機制,強化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組織領導。陽泉對重點簽約項目和在談項目實行雙周調度,及時跟進重點項目進度,加快推動項目落地開工。晉中開展“萬億項目儲備專項行動”,以大項目好項目帶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,滾動推進“三個一批”活動。呂梁在路、水、電、地、廠房、資金等生產要素配置上做實功,全市8個工業類開發區“四至范圍”全部核定。長治全面落實項目化管理機制,大力推行“一準二盯三落實”三步工作法。運城推行“一季一簽約、一季一開工、一季一觀摩、一季一考核、一季一通報”的項目建設“五個一”推進機制,以正向激勵和負向倒逼相結合,推動簽約項目落地。
2020年,我省以項目推動投資、以投資帶動發展,交出優異答卷。2021年是我省“十四五”轉型出雛型的開局之年,站在新的起點,如何繼續以轉型項目建設為抓手,如何以投資結構的優化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,以項目的高質量支撐轉型發展的高質量,全省上下還要接續奮斗。
相關文章
03-27 紐什達集團受邀擔任2025年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國創賽決賽評委
03-10 婦女節 | 致敬“她”力量
02-13 漳州市政協副主席、九三學社漳州市委主委曹陽一行走訪慰問紐什達集團
02-11 開工大吉 | 迎新開門紅 萬事盡亨通
02-10 紐什達集團2024年度工作總結會議順利舉辦
01-06 紐什達籃球隊與芝山街道籃球隊開展新年團建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