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于:2021-07-26
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7月26日電(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邢婷)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基地、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和最大的計算機服務器基地、亞洲最大的酚醛樹脂生產基地……一系列耀眼的成績正彰顯山東省會濟南獨特的發展路徑。目前,該市正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,努力讓工業的“壓艙石”成為實體經濟的“硬核”。
“濟南是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,擁有輝煌的工業發展史。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我們生產的黃河牌汽車就已經成為當時工業發展水平的標桿。”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,濟南市委常委、市政府黨組副書記,高新區黨工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王宏志介紹。
步入新時代,濟南市委、市政府旗幟鮮明提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,為濟南工業振興創造了重大契機。2020年,面對新冠疫情嚴重沖擊,濟南市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全國所有主要城市中位居首位,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了44.2%。
據介紹,濟南市工業經濟規模總量加速躍升,2020年,該市“四新”經濟占比達到36%,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到57%以上,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.3%。
與此同時,綠色經濟發展成就顯著。2020年,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15年降低20%以上,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31.3%。
數字經濟成績單同樣可圈可點。數字經濟規模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2%,服務器產銷量全球領先,超級計算處于國內第一梯隊,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總量占全省半壁江山。
在濟南,伴隨產業數字化的深入推進和產業生態不斷完善,產業政策體系加快完善,市級對工業招商引資、工業互聯網建設等支持獎勵資金達到億元級。
除了發展硬指標,該市營商軟環境的不斷改善同樣助推工業經濟發展。
據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、主任謝堃介紹,近年來,全市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全面開展流程再造,大幅降低準入門檻,企業開辦壓縮到1個環節、“半日辦結”,實現“全城通辦”、“全省通辦”、黃河流域“跨省通辦”,在全國首創“拿地即開工、建成即使用”模式,工程建設項目申報材料和表單要素等要件減少了85%以上。
此次發布會上,濟南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孫述濤表示,下一步,將堅定不移以工業大發展促進城市和產業能級的大提升,不斷增強濟南的綜合實力、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,確保到2025年,實現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新跨越。
相關文章
08-30 順德出臺重磅招商政策,全生命周期扶持項目落戶
08-05 新落戶企業最高獎勵3000萬!濟南槐蔭區發布招商引資新政
08-03 武漢市洪山區出臺招商引資新政,總部企業落戶最高獎勵2000萬元
08-02 河南:在防汛救災中感受溫暖,體現擔當
07-26 山東濟南:以工業強市戰略打造實體經濟“硬核
07-20 江蘇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3.2%